荒村建午月,斯螽动股鸣。
借问暑方炽,何意作秋声。
自言本寒族,四言本寒族,四海无令名。
振羽每自叹,在野神屡惊。
常恐向寒时,风霜莽飘零。
忆昨寒谷中,春风全我生。
赠我百草芳,遄我趯趯征。
是时木未茁,及此堇向荣。
感彼蟋蟀歌,日月遒以倾。
促织未成章,凄切难为听。
愿言日载阳,有鸣随仓庚。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上周益公》是宋代曹彦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寒暑更替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译文:
在荒凉的村庄,建起午时的月亮,螽斯鸣叫。我问炎热的夏天为何如此炽烈,却意欲制造秋天的声音。自称是平凡冷落的族类,四方天地中无令名。振动的羽翼时常自叹息,在野外的神灵屡次惊扰。常常担心迎接寒冷的时光,风霜莽莽飘零。回忆起昨天在寒谷中,春风全然地唤醒了我。百草芬芳赠予我,我奔赴远方充满勇气。这时候,我还未茁壮成长,但已经感受到这片草地的繁荣。感受到蟋蟀的歌唱,日月的轮回倾泻而至。忙碌的织物尚未成为一篇篇章,悲凉的声音难以被听懂。愿意说话的日子里,随着仓庚的鸣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写荒村的午时月亮、螽螂的鸣叫以及对夏天和秋天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索。诗中的“自言本寒族,四海无令名”表达了诗人自我感觉平凡而冷落,没有在世俗中留下名声。他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寒暑更迭的担忧,彰显了对于光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触。诗中通过对春风、百草、蟋蟀的描绘,展现了对于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于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词以流畅的叙述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对春风、百草和蟋蟀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
名花百种结春芳,天与秾华更与香。每忆月陂隄下路,便开图画觅姚黄。
习侯有世德,冠冕袭鵔鸃。裔孙富六艺,凿齿四海知。苏岭陟家山,高阳浮故池。著书山水间,秀发胸中奇。间从弥天释,善戏间廋辞。尚友虽异代,斯人可夙期。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属城穷僻地,揽辔遍周流。弊政已更化,名山不废游。鸣驺留谷口,轻屐历岩幽。聚看官仪者,相扶半白头。
雨后欲斜阳,红满井梧风叶。还是夜来时候,共小轩明月。不关纤手与调冰,消除这些热。自是月娥肌骨,似玉壶香雪。
相知言莫尽,别后意如何。命笑人冰薄,愁因夜雨多。全家寓京国,无地着吟哦。会得穷通理,从科缉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