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租犹欲望丰年,岂不差于酤籴便。
浪说岁星守南斗,略微社雨润秋田。
异哉古语俱难信,老矣余生益自怜。
已近重阳更晴旱,潘郎佳句亦虚传。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社后复晴》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描绘农田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无租犹欲望丰年,
岂不差于酤籴便。
浪说岁星守南斗,
略微社雨润秋田。
异哉古语俱难信,
老矣余生益自怜。
已近重阳更晴旱,
潘郎佳句亦虚传。
诗意:
诗词开篇,作者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即使没有交纳租税,也希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景。他对酤酒和籴谷(即供应酒和粮食)的需求并不亚于其他人。接下来,他提到了岁星守护南斗,社雨滋润了秋田。这里指的是时光的流逝,表示时间已经进入秋天,社雨滋润着农田。
作者接着用古语来表达一种矛盾的感觉,认为古时的言论难以信任。他感慨自己已经年老,对余下的生命感到自怜。接近重阳节时,天气变得晴朗干燥,这也暗示着丰收的希望逐渐破灭。最后一句提到了潘郎的佳句也只是虚传,这里指的是他自己的诗作,暗示自己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赏析:
《社后复晴》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丰收和岁月流逝的复杂情感。诗人以农田为背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大自然相结合,展现了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诗词的前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丰收的渴望,即使没有交纳租税,也希望能有一个丰收的年景。这体现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期盼,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以岁星守南斗、社雨滋润秋田的方式,巧妙地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农田的滋润。这里的社雨象征着秋天的降雨,滋润着农田,寓意着希望和丰收的到来。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异句联词的方式,表达了对古语的怀疑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认为古时的言论难以相信,隐含着对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思考。同时,作者感慨自己已经年老,对余下的生命感到自怜,对于丰收的希望也逐渐破灭。
最后一句提到了潘郎的佳句虚传,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和无奈。这或许也是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不被赏识的反思和自嘲。
《社后复晴》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述农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丰收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现了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整首诗词在表达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之间巧妙地切换,通过反差的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列岫凌虚滃翠岚,龙泓澄澈七星涵。岩瞻好向西湖看,飞去何妨自岭南。
两似黄流决,云如黑汁翻。未言丰九扈,已觉饱千村。
啧啧雀引雏,梢梢箸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桐柏山头避俗嚣,篇诗斗酒自逍遥。九峰野草迷丹灶,三井飞泉喷石桥。万顷白云蒸绿野,一声黄鹤唳青霄。人言华顶高高处,东海蓬莱浸海潮。
何处啼鹃送落晖,江山信美不如归。子期死矣今安有,元亮来兮昨已非。世事悠悠春梦断,人才落落晓星稀。白头老伴惟君在,安得相随绕树飞。
游仙洞兮访真官,奠瑶席兮礼石坛。忽仿佛兮云扰,杳阴深兮夏寒。欲回头兮挥手,便辞家兮可否?有昏嫁兮婴缠,绵归来兮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