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生查子》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花开的季节思念远方的情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今年花开的时候,燕子成双成对地交谈。
谁愿意一起捲起帘子,与我共同在花丛中居住。
明年花开的时候,燕子的声音会在何处传来?
不妨将书寄来,我将离开这里前往江南。
诗意:
《生查子》通过描绘花开季节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燕子的叫声、珠帘的比喻,以及离开与到达的情景切换,传达了作者在花开时节内外的心情变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纷扰和牵挂。
赏析:
1. 自然意象:诗人运用了花开、燕子、珠帘等自然意象,将诗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诗意更加鲜活生动。花开的时节,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背景,燕子的叫声成为了交流的寄托,珠帘则象征着诗人愿意与友人分享一切美好。
2. 心情变化:诗人在第一段描绘了当下,燕子的叫声仿佛与友人亲切交谈;第二段则将情感移向未来,寄托在燕子的声音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踪的牵挂。这种时空转换,凸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
3. 情感真挚:诗中的“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和“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等表达了作者渴望友人的陪伴和思念之情,真挚而感人。
4. 意境转换:诗人通过描绘明年的情景,将思念和期待融合,将离愁和留恋交织,形成了情感的层次感,也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李石的《生查子》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情感的丰富和深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外在世界融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雨近黄梅动浃旬,舟回顾渚斗茶新。问郎紫笋谁家焙,莫是前溪读曲人。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休转蓬。
亭兰风蕙,昨日山阴曲。又过五峰来,听华堂、管弦丝竹。今年风物,著意庆生朝,□鹤舞,黑猿吟,花下眠青鹿。九龄五福,盛事人皆祝。谁识种春翁,等浮云、飞蟊过目。上方渴士,忠节起闻孙,金坡近,玉堂深,莫羡春田绿。
昨暮与君上龙湫,天久不雨无湍流。啸呼拊掌唤不应,怅望颇亦令人愁。夜来雷鼓惊龙起,溪声已觉乱人耳。莫辞重访尊者居,坐看倒翻三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