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将坏色染衣裙,共卧锺山一坞云。
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示宝觉二首》
重将坏色染衣裙,
共卧锺山一坞云。
客舍黄粱今始熟,
鸟残红柿昔曾分。
中文译文:
我再次染上了坏色的衣裙,
与你一起躺在锺山的云坞。
客舍里的黄粱稻现在才成熟,
曾经一起分享的红柿果如今已凋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易变的主题。
诗的开头,“重将坏色染衣裙”,描绘了诗人再次穿上已经破旧的衣裙,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物事的腐朽。接着,“共卧锺山一坞云”,描述了诗人与某人共同躺在锺山的云坞中,表达了彼此的亲近和依偎。
下半部分,“客舍黄粱今始熟”,黄粱是一种传说中的美味食物,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这里,诗人表示客舍中的黄粱现在才成熟,暗示诗人在等待和盼望着美好的事物。
最后一句,“鸟残红柿昔曾分”,通过描绘鸟儿吃剩下的红柿果,表达了曾经共同分享的美好事物如今已经消逝的情感。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曾经的友情或爱情的思念和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光阴易逝的主题,通过对物象的描绘,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让读者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产生思考。
户牖见通,墙壁生碍。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云奔浪卷入帘钩,说著坡仙万户侯。剩觉足山看不足,几番烟雨上楼头。
春宴瑶池日景高,乌纱巾上插仙桃。长桑树烂金鸡死,一笑黄尘变海涛。
乌鬼淋漓受指呼,江鱼终日为人敺。扼吭不及能言鸭,哇肉几同反哺乌。暂满空喉如瘿大,竟无半尾塞肠枯。少宽颈组方谋饱,水冷冰寒日已晡。
真武藏机,真君弃假。荣华富贵须当舍。手持慧剑样三尸,龟蛇一气相迎迓。录应通明,神清幽雅。知白守黑些儿话。愿人省悟踏云行,好来
力平水土势回天,功业三千五百年。四海九州皆禹足,独留陵寐越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