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的作品。本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雪已融化,作者在清晨醒来,旁边的梅花引发了他对周易的思考。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梦境与学问的元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学问和自然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远处的钟声传入枕边,雪刚刚晴朗。
严寒中,铺盖冰冷,无法入梦。
早起时,靠着梅花阅读《周易》,
一扇窗外明亮的月光伴随四周檐角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夜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悟。第一句描述了遥远的钟声在雪后的清晨中传入作者的耳边,这个景象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接着,作者描述了他无法入睡的情况,衾铁冰冷的感觉让他难以沉眠,这种冷寂的环境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考的深度。
在第三句中,作者提到他在旁边的梅花底下阅读《周易》,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纯洁,与作者对学问的追求相呼应。周易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和道德思想,通过阅读周易,作者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窗外明亮的月光和四周檐角传来的声音,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与前文的冷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立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梦境和学问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智慧的思考。诗中融入了自然元素和哲学意蕴,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观。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逋山傍莺系马,玉翦新辞。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临歧约共屠苏酒,及饮屠苏汝未归。纵使举头瞻日近,可堪返顾见云飞。索长安米难淹久,回剡溪船果是非。别后安书如束笋,眼穿新岁雁来稀。
野店溪桥供晚饷,吟边醉里弄春风。马行缺月黄昏後,钟下乱山空翠中。名宦不辞成寂寂,岁时惟恨去匆匆。颇闻禹穴遗书在,安得高人与细穷?
天寒湘水秋,雨暗苍梧暮。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拟拨残书出郭行,浮云忽已败春晴。穷阎今雨无车马,卧听深泥溅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