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名天下,州庠画不如。
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馀。
翠巘供凭几,寒江照读书。
恨余非楚产,来借一房居。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石鼓》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鼓声名远扬天下,州庠的画作无法与之媲美。
古老的祠堂仍然保留着汉代的风貌,石刻已有半个唐朝的历史了。
青翠的山峦供我依凭,寒冷的江水照亮读书之处。
我懊悔自己不是楚国的人,只得来借一间房居住。
诗意:
《石鼓》描绘了作者的感慨和对古代文化的赞美。首先,石鼓在当时声名显赫,被认为是天下闻名的名胜之一,显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与之相比,州庠的画作无法与石鼓相媲美,彰显了石鼓的非凡之处。其次,诗中提到了古祠和石刻,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雕刻是历史的见证,凝聚了汉代和唐朝的文化遗产。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留恋之情。接下来,诗中以翠巘和寒江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读书的景致。翠巘代表着山峦的青翠,为作者提供了安静的依托,而寒江的冷冽则照亮了读书之处,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的向往和懊悔,认为自己并非楚国的人,只得来借一间房居住,表达了对他乡的怀念和对归属的思考。
赏析:
《石鼓》通过对石鼓、古祠和石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翠巘和寒江的描绘,给人以清新和宁静之感。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的向往,以及对所处境遇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绪,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衣带一条水,靴尖三百州。市朝陈迹在,图籍别人收。南渡衣冠尽,西湖歌舞休。久知事当尔,曾记五更头。
物之熙熙,胡为其然。蒙神之休,迺敢报旃。有邸斯珪,有量斯币。于以奠之,格此精意。
披沙觅山泉,不知泉在师锡端。借师锡端卓白石,不见师泉见山锡。须弥芥子不无别,离一离二别胡越。我师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满恒河沙。沙河现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饷。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