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视旱憩镜田店》

走檄堪频捧,严程敢少徐。
虽晴恐非久,犹热未全无。
憩息翻增倦,驰驱减壮图。
诗成兼利害,失闷得清臞。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视旱憩镜田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旱灾期间视察田地时的心情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走檄堪频捧,严程敢少徐。
虽晴恐非久,犹热未全无。
憩息翻增倦,驰驱减壮图。
诗成兼利害,失闷得清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万里视察田地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旱灾的担忧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切。

首先,诗中提到了走檄,意味着作者频繁地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他视察田地,这显示了他对农田情况的重视。

接着,诗中提到了严程和徐,这两个人可能是作者的同事或官员,他们在视察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作者认为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够严肃和积极。

诗中还提到了天晴和炎热的天气,作者虽然希望天气能够好转,但他也意识到这种好天气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旱情仍然存在。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疲倦和奔波的感受,他在视察中感到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驰驱奔波,为了减轻农民的困境而努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写诗的目的和心情。他认为写诗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带来利益和启示。通过写诗,作者能够摆脱烦闷和压抑,获得一种清爽和宁静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旱灾期间视察田地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对比,以及写诗的功用和意义,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深度。

  • 《嘉禾》

    城楼倒影落湖波,湖上风帆镜里过。归客自炊菰米饭,小娃争唱《竹枝》歌。梭头艇子轻于叶,雪色沙鸥白似鹅。此地将军战时血,春来丹渍藓痕多。

  •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 《即事》

    小阁凭栏望远空,天河横贯斗牛中。他年鼓角榆关路,马上遥看与此同。

  • 《和高常簿暮春》

    世变日以薄,无从见雍熙。闭门读古书,聊以道自怡。桃李春盎盎,风雨秋凄凄。于春何足喜,于秋何用悲。人生一世间,所忌立志卑。终身有不遇,千载皆明时。我生无所解,肥遁沧海沂。一朝遇名胜,朽腐生光辉。敛衽赞明德,非公谁与归。

  • 《送范尧夫》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岂徒要公醉,恐公

  • 《句》

    丹楼碧阁南徐馆,疊嶂排峰北固山。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