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示郡南二孙》

虞初秘府六百本,老子柱下五千言。
吾家道学天生种,端有斯文示子孙。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示郡南二孙》是宋代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虞初时,我家隐居在郡南,
秘府中收藏着六百本经书,
老子的《道德经》更是有五千言。
我家世代传承的是道学的精髓,
我们家族始终保持着文雅的风范,
我特意写下这首诗,给子孙们以榜样。

诗意:
《示郡南二孙》这首诗表达了李石对自家家族道学传统的自豪和传承的决心。诗中提到了家族收藏的大量经书,其中特别提到了老子的《道德经》,显示了家族对道学思想的重视。李石希望子孙们能够珍惜家族的传统,继承家族的优良品德和文化传统,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文雅的风范。

赏析:
李石的《示郡南二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族道学传统的自豪和传承的期望。诗的开头以虞初为背景,暗示了家族世代隐居在郡南的清静之地,与尘世的纷扰相隔离,更能专心于学问修养。接着提到收藏的六百本经书,以及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展示了家族对学问的执着和沉淀。诗的最后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子孙们能够继承家族的道学传统,保持家族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子孙们的期望。诗中所提到的虞初、府藏经书和老子的《道德经》等元素,都体现了宋代文化中对道学的重视和崇尚,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家族凝聚力和传统的力量。这首诗词鼓励人们珍惜文化传统,传承优良品德,并以此为基石,继续发扬家族的精神风范。

  • 《固城湖边即事》

    孤舟横岸水潺湲,野色天成一段闲。十数牧儿黄犊侧,两三钓叟白鸥间。丛丛烟树谁家市,浅浅云峦甚处山。风定浪平归路稳,更无魂梦到萧关。

  • 《捣练子 赠华亭完颜知县》

    知县女,个真真。年将二六乐天真。敢求乞,任求真。天赋性,慕修真。将来功满内全真。跨祥云,礼上真。

  • 《秋夜(六首)》

    羁贫日弥甚,破屋秋夜长。数点星挂帐,五更霜落床。寒蜂刺双足,峭若婴剑铓。枯泣不为滴,惫噫总成章。自怜憔悴生,安得逢春阳。

  • 《句》

    狻猊对立香烟度,鸑鷟交飞组绣明。

  • 《元日二首》

    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日车扶晓出,斗柄斡春回。致理归廓庙,私忧尚草莱。太平岂无象,天意是胚胎。

  • 《和张伯威见寄》

    今日重来坐暖霞,故人笑谓老年华。劫空别有壶春在,云对青山兴莫涯。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