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与大唐国,一片皇风无间隔。
如将枣置针锋,破草鞋跟天地窄。
上人满腹{上祝下土}疑团,夷夏区分扣牧间。
老懒不能分说得,隔林春鸟语绵蛮。
当机为汝分明举,不涉离微急荐取。
佛祖玄关错踏翻,金乌飞上珊瑚树。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示日本景用禅人》是宋代释绍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和大唐文化之间的联系与隔阂的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日本国与大唐国的文化交流为背景,以禅宗的视角展示了作者对两国文化之间的隔阂和联系的感慨。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意象,以表达他对文化交流的疑虑和希望。
诗中的“如将枣置针锋,破草鞋跟天地窄”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交流的困境的思考。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微小的隔阂和差异也能够阻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好像将一个小针插进枣子中一样,草鞋的鞋跟也能够阻隔住天地之间的联系。
诗中的“上人满腹上祝下土疑团,夷夏区分扣牧间”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差异和认知障碍的疑虑。这句话中的“上人”指的是僧人,他们心中充满了来自上方神灵的祝福,而普通人却只能关注于尘世间的琐事。作者谈到夷夏(指日本)之间的差异,扣牧间意味着分割和区别,暗示着文化之间的隔阂和理解的困难。
诗中的“老懒不能分说得,隔林春鸟语绵蛮”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无法清晰表达和阐述的遗憾。由于自己的老态和懒散,作者无法将他的思想和感悟准确地传达给他人。这句话中的“隔林春鸟语绵蛮”形象地描绘了隔阂的存在,就像隔着林木,听到的春天鸟语变得微弱而模糊。
诗的最后两句“当机为汝分明举,不涉离微急荐取。佛祖玄关错踏翻,金乌飞上珊瑚树。”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交流的期望和希望。作者呼唤对方在关键时刻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思想,不受微小事物的干扰。诗中的“佛祖玄关”象征着智慧和启迪,被错踏翻则暗示着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困惑。最后一句中的“金乌飞上珊瑚树”是一个隐喻,表达了希望文化交流能够超越现实的限制,达到美好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交流中的隔阂和困惑的思考。诗人对于文化交流的疑虑和希望相互交织,通过比喻和意象,使读者深入思考文化之间的联系与隔阂。
至人本天游,上古惟野处。如何种菊者,亦胜封千户。万锺且唾去,况复问阿堵。先生东陵侯,成败久目睹。几程上金台,一节绾铜虎。肯从赤松游,餐芝擘麟脯。温故穷丹铅,投閒弃圭组。自是横江鲸,终然辞网罟。独醒笑众醉,此举冠千古。二疏三高后,欲数指难偻。毋烦北山移,猿鹤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笔开九筵,维古之倣。皇皇大神,来顾来享。庶们交修,百辟时相。微诚自中,交际天壤。
羽未禽时胆屡寒,羽禽不得一朝闲。卯金四百年天下,却在双娥一笑间。
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