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然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二十年,纪忆作此{左言右由}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石塔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在石塔寺的沉思和感慨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然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二十年,纪忆作此{左言右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石塔寺内的景象以及他的内心感受。他饥饿的眼睛眩晕了东西,他陶醉于写诗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的灯火和钟声形成了对比,苏轼意识到灯火虽然能照亮,但不能满足饥饿的感觉,而钟声则并非真正的食物。他观察到山中的僧人,与世界格格不入,但他们仍然能够找到一些简单的食物。苏轼思考着二十年的光阴,回忆起这一切,他以此表达了对生活中寻找真正满足和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赏析:
《石塔寺》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思考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哲思。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将灯火和钟声与饥饿的感觉对立起来,表达了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思考。山中僧人的形象则象征着追求精神满足和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苏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内心满足的共鸣。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哲学触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石塔寺》通过对物象和意境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引发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满足和真正意义的探索。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悟和哲学思维,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久旱几逾冬,川守祈未得。雁行联镳来,佳雪遽盈尺。酒面生红光,客心喜何极。上夜离天津,天津陡岑寂。
於时舍瑟方铿尔,岂意吾师亦喟然。此际风流入不识,只应潇洒得心传。
平昔于诗苦,精搜省未闲。坏房空鸟外,清句满人间。瘦影悬邻壁,孤坟接旧山。吊回高树下,寒水自潺潺。
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心犹慕渊明,归来归柴桑。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默默相投时节,灯灯不断光明。其间著脚浑无地,望尽玉壶连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