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梦入千家枕,寒声薄水堂。
溪山浑着月,梅竹半封霜。
夜榜响葭蒲,寒鱼跳石塘。
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是宋代葛立方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一月十日,酒席已散,已是夜里两点钟,我与月亮相伴来到水堂。
梦中穿越千家枕头,寒冷的声音轻薄地传入水堂。
溪山中月色浑浊,梅竹间已有半封的霜。
夜晚的榜子上响起葭蒲的声音,寒冷的鱼儿跳跃在石塘中。
可怜这清冷而绝美的景色,夜夜属于渔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与月亮相伴来到水堂,欣赏着溪山中月色的美丽,感受着梅竹间已有的霜气。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声音,葭蒲的声音在夜晚的榜子上回荡,寒冷的鱼儿在石塘中跳跃。整首诗以冷清、寂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中的孤寂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中的"水堂"指的是一个临水而建的小亭子,夜晚的月色倒映在水面上,增添了一份幽静和美感。"溪山浑着月"描绘了山间溪水与月光的交融,给人一种朦胧、柔美的感觉。"梅竹半封霜"则展现了秋冬交替的景象,梅花和竹子上已经有了一层薄霜,寒意逐渐加深。

诗词中的"夜榜响葭蒲"是指夜晚的榜子上挂着的葭蒲,因夜风吹拂而发出声响。这一描写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泼的气息。"寒鱼跳石塘"则生动地描述了夜晚的水中景象,寒冷的鱼儿在石塘中跳跃,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清冷而绝美的景色的感慨和喜爱。诗人将自己比作渔郎,每个夜晚都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中。

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孤寂的思考。通过对冷静的夜晚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与审美体验,使读者在寂静中感受到了一份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 《吴越王庙》

    天晴四塞蔼苍苍,古殿秋阴下夕阳。急管向传流水咽,残碑空覆落花香。绵坳钱库遗千载,涧藻溪毛祀一乡。玉辇不游芳草合,屯云翠盖寄寒螀。

  • 《题秦岭》

    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

  •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任时知泸州,亦坐事》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竹陂雁起天为黑,(小竹陂在县北。)桐柏烟横山半紫。(桐柏庙在县南。)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

  •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 《老境》

    今日霜殊重,衰翁老可怜。朝晡两炊火,覆藉一床毡。人客容称疾,儿童不搅眠。云开见残日,更爱小窗妍。

  • 《醉花阴》

    翠箔阴阴笼画阁。昨夜东风恶。香迳漫春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伤春比似年时觉。潘鬓新来薄。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