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臣悠悠朱墨笔,雕年忽忽道涂衣。
博崔赵李久寂寞,乙马甲班谁是非。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十月初七日入郡涂中作》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弃臣悠悠朱墨笔,
雕年忽忽道涂衣。
博崔赵李久寂寞,
乙马甲班谁是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被放逐的臣子在十月初七日进入郡涂的情景。诗人以朱墨笔和涂衣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在流亡中的孤独和无奈。他提到了一些名字,如博、崔、赵、李等,暗示了他曾经的朋友和同僚,但现在他们都已经久远地离开了他。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于乙马和甲班的疑问,暗示了他对于权力和是非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通过朱墨笔和涂衣的象征,诗人将自己比作被抛弃的弃臣,感叹自己的命运。诗中提到的博、崔、赵、李等名字,可能是指曾经的朋友和同僚,他们的离去使诗人更加孤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是非的疑问,暗示了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于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