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示诸子》是苏辙(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子才不恶,
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
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
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
何处有飞翻。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自省的态度,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通过对诸子才能和功名追求的反思,以及对家庭和乡土情怀的回忆,表达了苏辙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满足的思考。
赏析:
《示诸子》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首先,诗中提到"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表明了苏辙对于文人才能和功名追求的怀疑态度。他认为,才能和功名追求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可能会使人忽视更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和乡土的思念之情。"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表明了苏辙对贫困和困境下的父母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然后,苏辙通过"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选择。他认为,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盲目追逐功名。他选择了身心闲适的生活方式,去修养自己的内心,培养自己的源泉。
最后两句"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苏辙对于自身的期许。他将自己比作游鱼,希望能够摆脱纷繁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更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追求和内心平静的思考。他以自身为例,通过对诸子才能和功名的反思,表达了对于内心真正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家庭和乡土情怀的珍视。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对内心真正需求的追求。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没寻思、拄个青藜,*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总道狙公不易量。朝三暮四尽无妨。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歌浩荡,酒淋浪。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
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