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荆楚说边州,人士今夸乐国游。
千里潢池自交扰,一江汉水独安流。
兵无敢惰身为率,民有独饥惠亟赒。
阴德活人无量大,不须香火祝王侯。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寿陈制垣》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繁荣的边州景象,表达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喜悦和对官吏廉洁公正的赞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寿陈制垣》中文译文:
向来荆楚说边州,
人士今夸乐国游。
千里潢池自交扰,
一江汉水独安流。
兵无敢惰身为率,
民有独饥惠亟赒。
阴德活人无量大,
不须香火祝王侯。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荆楚地区的边州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充满繁荣和和平的地方。诗人首先提到当地的人士赞美这个国家,表达了人民对安乐的向往和享受。
诗中提到的潢池和汉水,分别象征着地方的繁荣和安定。潢池是指潢川,潢川是当时的一个繁荣地区,代表着富饶和繁荣。而汉水则是指汉江,它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这里用来象征和平稳定,与边州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个地理象征,诗人描绘了一个边州繁荣而安定的景象。
诗中还提到了官吏和人民的关系。诗中称兵士们没有懒惰的,因为他们的领导者身体力行,示范给他们如何勤奋工作。同时,人民也没有饥饿的问题,因为官吏将福利和援助分发给需要的人。这种廉洁公正和关怀人民的行为被赞美为“阴德”,即不张扬、潜藏的德行。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国家的赞美,认为这种伟大的善行和美德已经超越了对王侯的祝福,不需要借助宗教仪式来崇拜。
总的来说,《寿陈制垣》通过描绘一个繁荣、和平和公正的边州景象,表达了对官吏廉洁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流露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真正的领导者和公仆的崇敬。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