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弱干袅新凉,露浥精神导太阳。
紫粟绿房医士宝,黄裳紫袂道家妆。
宗华衣锦趋炎昼,蜀本鎔金耐素伤。
千古无人歌实德,骚人只解逐余香。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蜀葵韵》是一首宋代王柏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婀娜的蜀葵在清凉中婉约挺立,
露水滋润,精神引领着太阳。
紫色的粟米,绿色的草房,医治人的宝物,
黄色的衣裳,紫色的袍袖,道家的装束。
显贵者都趋附于华丽的衣裳,追逐着炎热的白天,
蜀地的土壤如同镀金,耐受着岁月的折磨。
千古以来无人歌颂实际的美德,
只有诗人才能领悟其中的余香。
诗意:
《蜀葵韵》以蜀葵为意象,通过描绘蜀葵的婉约和清凉之态,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盎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融入了对紫色粟米和绿色草房的描写,把蜀葵与草房紧密联系起来,暗示了医治人的宝物。黄色的衣裳和紫色的袍袖象征着道家的装束,突显了道家的精神和价值观。诗人通过描绘显贵者趋附于华丽衣饰、追逐炎热白天的场景,表达了对功利和虚荣的批判。最后,诗人指出千古以来鲜有人歌颂实际的美德,只有诗人能够领悟其中的余香,表达了对诗歌的理解和赞美。
赏析:
《蜀葵韵》以清新婉约的语言描绘了蜀葵的形象,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蜀葵的美丽和清凉。通过将蜀葵与紫色粟米、绿色草房、黄色衣裳、紫色袍袖等元素相连结,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层次的意义。诗中对显贵者趋附于华丽衣饰、追逐功利的描绘,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隐含其中,呼应了诗人对实际美德的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认同,以及诗歌作为表达真实和美好的媒介的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蜀葵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清凉,同时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诗歌的思考,既有审美的享受,又有对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
蕙叶青青花乱开,少年趋府下蓬莱。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征陌独愁飞盖远,离筵只惜暝钟催。欲知别后相思处,愿植琼枝向柏台。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千尺鳌山面紫宸,豪华曾见夹城春。至今魂梦钧天奏,投老宦游穷海滨。随分尊罍奉佳客,记时灯火照严闉。年来大觉欢情减,聊与风光作主人。
棲迟下国伤蹉跎,更生父子交琢磨。雀罗门外宾客省,三膻堂中经史多。菑川起奉太常策,风雅先入光禄科。人间盛事有如此,东平江夏今如何。一廛聊寄吴山曲,白柄长镵斸黄独。饮从野老自有馀,饭在先生长不足。人言功名难力取,我意功名要勤苦,分明经训是菑畲,谁道今人不如古。
临醮诸公戒行清。动天感应福非轻。壬润琼田农尽喜,秋成。*田珠长豆苗生。要报天恩崇道德,随缘知足莫相争。旦望焚香餐素膳,无憎。
深碧长条浅紫芽,晓丛无数傲霜华。只应耻在江梅后,未著叶时先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