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裹,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事》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年玉帛走稽山,
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
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裹,
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
王师早晚下潼关。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一个战争时期的景象。诗中没有明确提及具体的事件或背景,而是通过描绘军队的行进和朝廷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时期的追思和思考。
诗词以"三年玉帛走稽山"开头,暗示了长期的征战和辗转。"万骑凌江稍北还"表达了大军越过江河向北方归来的景象,显示了军队的威武和气势。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这两句描绘了烽火连绵的边塞景象和官员们身着戎装列队参加朝会的场景。这里的"绝塞风烟"形容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连魏阙"则暗示了国家的边境受到侵扰。"千官戎服立朝班"则展现了朝廷的庄严和统治的正常运行。
"皇图凤历讴歌裹,紫色蛙声倔强间"这两句表达了朝廷的欢庆和繁荣。"皇图凤历讴歌裹"意味着帝王的功绩和帝国的繁荣被诗歌赞美所包围。"紫色蛙声"则暗示了宫廷的安宁和富足,因为紫色被视为吉祥和贵族的象征。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这两句表达了军情的传递和战争的持续。"露布更传原上捷"意味着胜利的消息通过快马传递到前线,增强了士兵们的士气。"王师早晚下潼关"则预示着军队即将进军的方向,潼关是一个重要的关隘,也象征着战争的延续。
整首诗词通过对军队行军、朝廷盛况和战争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战争时期的思考和追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国家命运和历史进程的关注。
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今朝鹊喜报远饷,未坼赤泥先动色。鱼长三尺催脍玉,巨蟹两螫仍斫雪。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陶然酣卧听松声,媿尔公卿足忧责。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玉辇南巡去不还,翠娥望断楚云间。波寒剩寫哀弦怨,露冷偏滋泪篠斑。一水盈盈伤远目,九峰(左山右双)(左山右双)惨愁颜。荒洲千古凄凉地,半掩空祠向暮山。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穷怀卿相忧,老作儿女悲。百尔皆妄想,一粲看新诗。短长总归尽,君阅古盛衰。煌煌五侯家,宽作数世期。经史或不读,名字亦奚为。茂对乾三阳,静养月一规。
青帝于君事分偏,秾堆浮艳倚朱门。虽然占得笙歌地,将甚酬他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