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相看终惨淡,秋来无赖对婆娑。
任从叶逐西风去,要听庭宽夜雨多。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双槐》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去相看终惨淡,
秋来无赖对婆娑。
任从叶逐西风去,
要听庭宽夜雨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人的心境和感受。老去之后,彼此相互看望,但渐渐地变得索然无味。秋天来临,他无法随意地游玩和嬉戏,而是只能默默地面对寂寥和孤单。他看着叶子随着西风飘落,同时也聆听着宽敞庭院里夜晚雨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老人的心境,表达了岁月流转和人生无常的主题。诗中的老人面对相互看望的场景,却感到了淡漠和无趣。这一描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虚幻。诗中的秋天象征着衰老和凋零,老人无法再像年轻时一样无忧无虑地享受秋天的美好。相反,他感到无奈和无助,无法摆脱孤独和寂寥的困扰。
诗中的叶子随风飘落的形象,与老人的心境相呼应。叶子的离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消散,而庭院里的夜雨则加深了孤独和无助的氛围。这些意象使整首诗词更加凄凉和哀怨,表达了老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无奈和忧伤。
《双槐》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通过描绘老人的心境和对逝去时光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命的反思和感慨。这首诗词的主题和情感都深深触动了人们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共鸣,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沙头寂寂晚维舟,词客重来感旧游。江上夕阳诸葛庙,雨中芳草仲宣楼。天连锦水来春色,云暗襄陵起暮愁。回首可怜梁甫意,一官牢落向南州。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可怜风味故依然。
青烟何处淡孤洲,有客经年业一钩。芳草渡头新贳酒,碧云天际已归舟。
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昨宵归梦月千里,余债欠君诗两篇。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