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双井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欧阳修。这首诗描绘了双井茶的生长环境和其独特的品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江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
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
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
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
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
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
不改旧时香味色。
中文译文:
西江水清,江石古老,
石上生长的茶叶像凤爪。
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会枯萎,
双井的嫩芽比其他植物更早生长。
茶叶包裹在白毛囊中,如红碧色的纱,
十斤茶叶只能养出一两个嫩芽。
长安富贵之人家中,
一口茶需要夸耀三个月。
宝云日日注入茶中,精益求精,
人们争相追求新茶,舍弃旧茶。
然而,君子却知道常德的重要,
真正的宝贝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难道你不知道建溪的龙凤团,
依旧保持着过去的香味和色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双井茶为主题,通过描绘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珍贵和对传统的坚守。
诗中描述了西江水清澈,江石古老,这种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如凤爪般独特。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茶叶依然茂盛,比其他植物更早生长,展现了茶叶的顽强生命力。
诗中提到的白毛囊和红碧纱,描绘了茶叶的外观和制作过程。茶叶被包裹在白毛囊中,如红碧色的纱,显示了制作茶叶的精细工艺和独特之处。
诗中还提到了长安富贵之人家中品尝茶的情景,一口茶需要夸耀三个月,强调了双井茶的珍贵和稀有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新茶而舍弃旧茶的现象的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懂得常德的重要,珍惜传统的价值,不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整首诗词通过对双井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坚守和珍视,以及对追求新潮而舍弃传统的反思。
返必展墓入,去当哭墓行。谁知颜氏子,事死乃如生。
绿野平泉,古来人事,空里飞花。月榭风亭,荷漪藓石,说郑公家。老梅傍水茶牙。人那得、光阴似他。万种思量,百年倒断,付与残霞。
明发望远山,一一粲可数。幽人萌望心,便被山灵妒。逡巡出神通,变化足惊怖。初将兜罗绵,擘作霏微絮。周遭裹世界,仰视失天宇。高悬赤瑛盘,不计丈尺许。下照空蒙间,红光贯轻素。中有人物影,纷纭竞来去。亦各有所持,莫辨是何具。犹嫌未奇怪,别出奇怪处。珠立一路憧,瑶森
萸菊香凝雾。记重阳、才经三日,帨悬朱户。紫殿玉垣称寿斝,潋滟琼花清露。正万里、尘清淮浦。地宝从来标瑞应,甚新曾、秀出金芝树。正此处,诞申甫。人间小住千秋岁。画堂深、彩侍怡声,慈颜笑语。况是加恩封大国,锦诰鸾翔凤舞。便娱侍、鱼轩沙路。御果金泥宣晓宴,卷宫帘、
昔贤抱奇识,阅世犹鼠肝。深颦畏轩冕,自谓山林宽。至今仰高躅,凛若冰雪寒。我侯坐少孤,久著聚鶡,屡费黄金丸。归来长太息,依旧一瓢箪。偶逢隐者谷,爱此高巑屼。结庐面绝壁,所幸一枝安。侯今未全老,每据伏波鞍。曷不持长缨,取虏报县官。功名事不磨,未可乐丘墦。嗟我如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