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旌旗出,画_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
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_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这首诗词是吴潜所作的《水调歌头(出郊玩水)》,属于宋代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小队旌旗出,画_倚篙竹。
划船的小队带着旗帜出发,画_在篙竹上靠着。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青翠的秧田和清澈的水无边无际,其中有一犁正在耕作。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听到田地里的农夫们相互交谈,今年的时节正好,转眼之间就到了秋天的丰收时节。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
老农守着田地,能够理解这一切,带着这个消息向皇明报告。
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眺望着故乡的山,千里之外,云彩平坦。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拥有两顷良田,既不是村庄的边缘,也不是城郭的防卫,守卫着家园。
况有_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况且周围有着桃李芬芳的林木,更有杨树堤岸的阴凉相接,每晚都有梦魂征程。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当巴山的西风刮起,我也问询自己的前程。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农村景观,描述了农夫们在丰收季节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青秧和白水的广袤无边,以及农夫们的耕作场景,展现了农田的繁忙和丰收的喜悦。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前程的探讨。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农田生活为背景,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园和人生的情感。
新闸才开老闸过,楼台金碧照江波。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获自野罗知性巧,饲之鲜食已恩丰。下鞲未便随人意,须是经春更一笼。
铁锁沈沈截碧江,风旗猎猎驻危樯。禹门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空山霜叶无行迹,半岭天风有啸声。细栈跨云萦峭绝,危桥飞柱插澄清。玉华更控青鸾住,要倚栏干待月明。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