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
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
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
君欲计岁月,当试问庄周。
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
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
闻道钧天帝所,频上玉卮春酒,冠佩拥龙楼。
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水调歌头(寿韩南涧七十)》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
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
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
君欲计岁月,当试问庄周。
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
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
闻道钧天帝所,频上玉卮春酒,冠佩拥龙楼。
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诗意:
这首诗词以庆祝韩南涧七十寿辰为背景,表达了对寿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界的赞美。诗人辛弃疾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提到了上古时代的人们能够活上八千岁,而现在七十岁已经是人生的秋天。他感叹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并表达了对庄周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庄周一样超越时间的束缚。
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垂天云翼和九万里风,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广阔。他鼓励寿命七十的君侯放开束缚,尽情享受生活,醉心于浪漫、歌唱和舞蹈中。他表示从今以后,将留在南涧,享受宁静自然的美好时光。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钧天帝,他是古代神话中的主宰天地的神灵。诗人提到钧天帝频繁上玉卮春酒,冠佩拥有龙楼。这里象征着君侯的尊贵地位和享受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最后,诗人呼吁君侯快速上升到星辰之上,使名姓动摇金瓯,表达了对君侯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辛弃疾特有的豪放风格写就,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寿命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热爱。他借古喻今,以上古八千岁和现在七十岁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珍贵。诗人对自然界的描绘生动形象,通过垂天云翼和九万里风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辽阔。
诗人以庄周为榜样,表达了对超越时间束缚的向往。他鼓励寿命七十的君侯尽情享受生活,放开束缚,沉浸在浪漫、歌唱和舞蹈中。诗人的文字流畅自如,情感真挚,给人以豪放不羁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君侯的荣耀和享受,通过提到钧天帝和玉卮春酒,描绘了君侯的尊贵地位和奢华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侯的美好祝愿,希望君侯能够快速上升到星辰之上,名声和地位更加显赫。
整首诗词情感奔放,意境广阔。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将人生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时间短暂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他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辽阔,与造物同游的豪情。同时,他也通过描写君侯的生活和祝愿,表达了对尊贵和荣耀的向往。
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辛弃疾豪放的创作风格和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它的赏析价值在于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尊贵地位和荣耀的追求。通过欣赏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辛弃疾的独特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风采与魅力。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