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年垂五十诗,紫阳山下结茅茨。
閒花野竹三间屋,皓月清风万首诗。
得罪权臣常自笑,逃名市隐复奚疑。
寿登钓渭真惭愧,不学空令有四儿。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思家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描述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呈现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思家五首
忆昔年垂五十诗,
紫阳山下结茅茨。
閒花野竹三间屋,
皓月清风万首诗。
得罪权臣常自笑,
逃名市隐复奚疑。
寿登钓渭真惭愧,
不学空令有四儿。
中文译文:
回忆起垂暮之年写下的五十首诗,
在紫阳山下住着简陋的茅草屋。
周围是野花和竹林,只有三间小屋,
明亮的月光和清风成就了无数首诗。
得罪权臣时常自嘲,
逃避名利,再次隐居是否有疑虑。
年老登上钓渭山,真的感到惭愧,
不学无术,只有四个儿子。
诗意和赏析:
《思家五首》表达了作者方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人在回忆过去时,提到自己在五十岁时写下的五十首诗,这显示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他生活在紫阳山下的茅草屋中,身边是野花和竹林,这种朴素的生活环境使他能够创作大量的诗歌,皓月和清风为他提供了灵感和激情,使他的诗歌灵动而丰富。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权贵的得罪和逃避名利的态度。他常常自嘲自己得罪权臣,选择逃避名利,再次隐居是否有疑虑。这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追求自由的渴望。他在年老时登上钓渭山,感到自己没有学问和成就,只有四个儿子,对此感到愧疚。
整首诗抒发了方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自嘲和自省,他表达了对权贵和名利的不屑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子的情感体验和人生观念,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不共垂杨映绮寮,倚山临路自娇饶。游人过去知香远,谷鸟飞来见影摇。半隔烟岚遥隐隐,可堪风雨暮萧萧。城中春色还如此,几处笙歌按舞腰。
北风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堕。焚香初自蕊宫归,投鞭来就僧庐坐。乾坤一色飞鸟绝,市井无声百买饿。贫粟未给贫民啼,空屋漏穿不可过。
报道君乘六月潮,在齐端可比闻韶。探汤剧暑不易度,应喜南云瞻玉霄。
有桥洋洋,在堂之阳。岂弟君子,令德不爽。文文如■,■衡其锵。酌以旨酒,以燕乐我父兄。瞿叔孝友,寿岂孔箴。有谖奕奕,在堂之北。岂弟君子,令德有赫。饮御我族,以及我宾客。瞿叔岂弟,班裳赤舄。寿且乐康,田尔令德。注1:■——“满”左边换“王”注2:■——左“王”右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寿年本偶尔,亦与富贵同;一日复一日,遂作八十翁。几杖称大耋,貂蝉号三公。信手忽成卢,孰为拙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