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贫亦乐,多被忆家分。
井脉寒生雾,钟声远入云。
青松知出处,白发耐耕耘。
此地民风古,如何弄梃闻。
《寺居》是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写了作者生活在寺庙中的喜悦和思乡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寺庙中居住虽然贫穷却感到快乐,常常被思念家乡的情绪所困扰。井水的脉络冷气凝结成雾状,寺庙的钟声传得很远,仿佛进入云中。青松树知道它们生长的地方,白发的作者忍受着艰辛的农耕劳作。这个地方的民风古老,怎么会有人用梃器打闹呢?
这首诗以寺庙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这个贫穷的环境中的快乐和思乡之情。作者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在寺庙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感叹井水冷气凝结成雾,形容了清晨的寒冷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寺庙的钟声远远传来,如同直达云端,这种遥远的声音使作者感到自己与外界的距离,同时也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中的青松树是一个象征,它知道自己生长的地方,意味着作者对于自己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思念。白发耐耕耘,表达了作者对于艰辛劳作的坚持和执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地方的民风古朴的喜爱,对于一些无谓的争斗和争吵的不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寺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清贫生活的乐趣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于简朴生活的颂扬。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描写了寺庙的景色和生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