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纪增年福未涯,三公归第宠频加。
达逢雨木官虽怕,贤值辰年梦已嗟。
中祀牲牢开祖道,太常铙吹送灵车。
伤心前月登门后,临别殷勤贶手华。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司空(官职)赠送太傅康国韩公的离别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六纪增年福未涯,三公归第宠频加。
这六纪(六十年)间,福祉源源不断增加,三公(皇帝的重臣)归隐退位,受到宠爱频繁加强。
达逢雨木官虽怕,贤值辰年梦已嗟。
即使碰到风雨,木材(指官职)也会受到影响,官员虽然害怕,但贤能之士在这个时代依然重要,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慨叹。
中祀牲牢开祖道,太常铙吹送灵车。
中祀(祭祖的大典)时,牲畜在祭祀中被宰杀,开启祖先的道路,太常(官职)鸣钟吹笛送行,象征着对离别者的最后告别。
伤心前月登门后,临别殷勤贶手华。
在前一个月的伤心离别之后,再次登门拜访,离别时殷勤地互相赠送手中的花朵,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苏颂对康国韩公离去的感慨和深情。诗中通过对六纪增年福祉、三公归隐、贤能之士的描述,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同时,通过中祀牲牢、太常铙吹等仪式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敬意和祝福。最后,伤心的离别过去后,再次拜访时的殷勤和贶送手中花朵的动作,体现了作者对离别者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该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离别的苦涩和情感的流转,给人以深思和感动之感。同时,通过对官职、离职、祭祀等元素的运用,将个人的离别与社会的变迁相结合,增添了一定的历史色彩和思想内涵。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构思巧妙,是苏颂才情的流露和对人生离别的思考。
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当时秋天落宫板,今此婆娑皆合抱。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繁云犹暗岭。积雨未开庭。阶含侵角路。镬满溜疎萍。湿杨生细椹。烂草变初萤。徒劳看蚁对。无事祀灵星。
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遥。使星将渡汉,仙棹乍乘潮。柳映灵和折,梅依大庾飘。江帆风淅淅,山馆雨萧萧。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送君何限意,把酒一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