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思贤堂》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思贤堂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中文译文:
思贤堂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杨公守在临汝(地名)的思贤堂中的情景。杨公守在这里度过了八十年的岁月。他的著作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部部篇章。尽管外物困扰常有,但他的清名仍然得以安然保留。在孤亭的右边,是宽阔的洲渚,夕阳斜斜地照在他的冠带上。他的思想如飞翔的栋梁回旋,与波澜壮阔的水流相对。虽然楸梧树稍有高耸,但仍有许多不洁的菰蒲植物需要剪除。他的遗编(旧作)寻访各位学者,以翠石来修补前人的废墟。在这样的情景下,即使官吏和百姓也感到悲伤,但他们尚未能够真正理解和珍惜杨公守的爱心。
赏析:
《思贤堂》通过描绘杨公守在思贤堂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名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于自己作为知识传承者的责任感。诗中通过对杨公守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无争、专心致志于学问的形象。杨公守不为外物所扰,他的清名得以保持。他的思想如飞翔的栋梁回旋,与壮阔的水流相对,象征着他的学问与时代的潮流相互交融。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不洁的菰蒲植物,暗示着在学问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需要剪除的不良因素。最后,诗人提到了杨公守的遗编,并表达了自己通过学习前人的著作来修补前人废墟的决心。诗人认为,这样的学问传承是一种珍贵的爱,然而官吏和百姓尚未能够真正理解和珍视这种爱的价值。整首诗抒发了对于学问与清名的追求,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责任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的崇高追求和对于社会的期望。
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衣带一条水,靴尖三百州。市朝陈迹在,图籍别人收。南渡衣冠尽,西湖歌舞休。久知事当尔,曾记五更头。
物之熙熙,胡为其然。蒙神之休,迺敢报旃。有邸斯珪,有量斯币。于以奠之,格此精意。
披沙觅山泉,不知泉在师锡端。借师锡端卓白石,不见师泉见山锡。须弥芥子不无别,离一离二别胡越。我师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满恒河沙。沙河现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饷。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