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水之涯,重来访可师。
磬声连古寺,僧语隔疏篱。
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
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斯岩庵》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斯岩庵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舣棹水之涯,
重来访可师。
磬声连古寺,
僧语隔疏篱。
这首诗的开头是“舣棹水之涯”,意为乘船驶向水的尽头,表达了诗人的远行之情。他再次来到斯岩庵,这是一个寺庙的名字,表明他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师傅,希望能够得到教诲。
接下来的两句“磬声连古寺,僧语隔疏篱”描绘了庙中的景象。磬声是指古寺中悬挂的铜磬所发出的声音,它们连绵不绝,回荡在整个寺庙之中。僧语则指的是僧人们的谈话声,隔着疏篱传来。这里通过声音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
果熟时抛地,
花繁欲堕枝。
三年前到此,
不记旧题诗。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季节的变化。果实已经成熟到掉落在地上,花朵盛开到几乎要掉落下来。这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诗人却没有忘记他三年前来到这里时所写的旧题诗,这表明他对这个地方的记忆和感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斯岩庵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时间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过去的回忆。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深思和回忆的诗意,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亲密关系。
说得一尺,行得一尺。身非肉团,心如墙壁。用光眉十方,照世眼双碧。诸尘三昧兮在我自然,万像森罗兮与渠平出。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