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难逃热,无台可纳凉。
市中投汉邸,楼上置胡床。
梅润雨谋始,槐清风议将。
北窗高卧处,何适不羲黄。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四月十二日至庙山僦市楼挈行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四月的炎热夏天,一个客人没有地方避暑的情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客人的困境和他在市中寻找避暑之所的过程。
诗中提到客人无法逃避酷暑,没有凉台可供他避暑。在市中投宿时,他在楼上安放了一张胡床,希望能够在高处感受一丝凉爽。然而,尽管梅花因雨而滋润,槐树也因清风而摇曳,但北窗高处仍未能为客人带来凉爽的环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酷暑的感受和客人避暑的无奈。通过描绘客人在市中的奔波和他在楼上寻求凉爽的努力,诗人展现了人们在炎热夏天中对凉爽的渴望和无奈。诗中的北窗高卧处,象征着客人的希望和渴望,然而现实却不如他所愿,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凄凉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炎热夏天的痛苦和客人遭遇的无奈。同时,通过描写客人在市中的奔波和他在楼上的努力,诗人也反映了人们在逆境中努力寻求安慰和满足的精神追求。
中文译文:
四月十二日,来到庙山僦市楼,
携带行李,有客难逃热,
无台可纳凉。
市中投宿汉邸,
楼上安放胡床。
梅花滋润雨谋始,
槐树清风议将。
北窗高卧之处,
何处适合不羲黄。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圣世贤公子,符节镇名邦。褰帷一见丰表,无语已心降。永日风流高会,佳夕文字清欢,香雾湿兰?。四座皆豪逸,一饮百空缸。指呼间,谈笑里,镇淮江。平安千里烽燧,卧听报云窗。高帝无忧西顾,姬公累接东征,勋业世无双。行捧紫泥诏,归拥碧油幢。
扬州都督开三府,十万强兵猛如虎。骆生长檄魏生谋,大义精忠照千古。山东豪杰望旌旗,蓄缩江淮立霸基。莫指金陵图王气,石梁鸦噪髑髅悲。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少年魂梦到庐山,今日亲游鬓已斑。聊复挥毫吟紫翠,未妨拄颊对孱颜。遥看飞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间。不为白云频属念,应游此地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