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随樵父采都梁,(南山名都梁山,山出都梁香故也。
)竹屋松扉试乞浆。
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
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
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
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
一官仓庾真堪老,坐看松根络断崖。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偶随樵父采都梁,
竹屋松扉试乞浆。
但见东轩堪隐几,
不知公子是监仓。
溪中乱石墙垣古,
山下寒蔬匕箸香。
我是江南旧游客,
挂冠知有老萧郎。
北望飞尘苦昼霾,
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
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
无心明月转空阶。
一官仓庾真堪老,
坐看松根络断崖。
中文译文:
偶然跟随樵夫采摘都梁,
竹屋松门试着乞取浆酒。
只见东轩似乎适合隐居,
却不知道主人竟是监狱之中。
溪水中有古老的石墙和围栏,
山下的寒蔬散发着美味的香气。
我是江南的旧游客,
挂着冠帽,知道有位老萧郎。
北方远眺,飞尘使白昼变得昏暗,
洗净心灵,寄托思绪于东斋。
美丽的鸟鸣声让我怀念越地,
野生橘子的香气尚未飘过淮河。
有一条来自远山的微小泉水在流淌,
无心之间,明月转过了空阶。
一位仓庾官员真的能够荣耀到老年,
坐着看着松树的根络悬挂在断崖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泗州南山监狱中创作的,描述了他在监狱中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的第一部分,苏轼以平凡的身份跟随樵夫采摘都梁,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他乞求浆酒,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简朴需求。
接下来,苏轼描绘了监狱的环境。东轩是指监狱中适合隐居的地方,他看到了那里的景色,却不知道自己竟是监狱的囚犯。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二部分,苏轼描绘了溪水中的古老石墙和山下散发的美味香气,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他自称江南的旧游客,挂着冠帽,暗示自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但却被困在监狱之中。
第三部分,苏轼北望时看到飞尘遮蔽了白昼的阳光,使人感到苦闷和昏暗。他决定洗净心灵,寄托思绪于东斋。这里的东斋可以理解为自己内心的净土,他借此寻求心灵的安宁和解脱。
最后两句,苏轼怀念着越地的美景和野橘的清香,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之情。微小的泉水从远山流来,明月无意间转过空阶,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和流动性。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监狱中的困境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身处囹圄,他仍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豁达的心态。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审美情感,是一首富有内涵和情感的作品。
整巾千嶂耸,曳履百泉鸣。
夙昔青云上,谁令鬓发苍。家声唐秘监,墨妙汉中郎。牢落山林久,间关道路长。西风足清啸,几日上瞿唐。
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恐无人。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旅人潦倒衰暮年,有怀明主徒拳拳。袖中常怀书一编,不得上陈徒自怜。有时问天天不语,仰天大笑龙楼前。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明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