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四海不数人,小烦江西作好春。
落霞秋水只似旧,如何入笔事事新?
即今诸公方衮衮,一老不应闲里顿。
政缘山水太殷懃,日夜叫阍乞此身。
二天去人忽觉远,两地起公端不免。
苍生未要怨东山,未必东山当此怨。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送别吴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帅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公四海不数人,
小烦江西作好春。
落霞秋水只似旧,
如何入笔事事新?
即今诸公方衮衮,
一老不应闲里顿。
政缘山水太殷懃,
日夜叫阍乞此身。
二天去人忽觉远,
两地起公端不免。
苍生未要怨东山,
未必东山当此怨。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离别和思考展开。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四海之内无人可数的感叹,接着提到了吴帅离去的事情,以及自己在江西的小困扰。接下来,作者运用了落霞和秋水的意象,将离别的情景与旧时的景色相比较,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在下一节中,作者转而思考时局和自身的命运。他描述了当今的诸公们风光无限,而自己已经老去,无法再享受闲适的生活。他提到政治和山水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政治事务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山水之美的向往。
最后两节,作者回到了离别的主题。他感叹离别之后的距离感,认识到两地的分别使得吴帅和自己的交往变得困难。然而,作者并不希望苍生怨恨东山(指吴帅),并且认为东山也未必会怨恨这种离别。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吴帅的理解和对离别的接受。
整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时局和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无奈之情。
天风生暮寒,一夜新雪积。迟明兀箯舆,乱入山径窄。茅檐两三家,鸡犬不见迹。冬令顷弗严,草木僭春色。愆阳入桃杏,弄暖浪蕊坼。肃然变霜威,犯者辄衰息。独馀山上松,不动与寒敌。十丈伟标致,四面风淅沥。时于翠叶中,碎挂琼玉白。忘我道路叹,但觉心志怿。拥鼻作孤吟,清思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一赋何当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此君高韵已萧然,更向新诗得媚川。谁遣小家藏二妙,为君时炷水沉烟。
屋头深锁屿头云,高下亭台景旋分。荷气晓来迎露看,泉声雨后隔溪闻。疏棂不碍松萝月,高柳时停鸥鹭群。只恐此身闲未得,徵书催发暑如焚。
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借匆匆。寄声但有加餐饭,才业如君岂久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