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民物古,政理器能宽。
平易见眉睫,明清生肺肝。
春风帘影暖,霜月研声寒。
野老自相语,元丰崔长官。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程於潜两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送程於潜两首
溪山民物古,政理器能宽。
平易见眉睫,明清生肺肝。
春风帘影暖,霜月研声寒。
野老自相语,元丰崔长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程於潜的送别之情。诗中以自然景观和人物描写为主线,展示了洪咨夔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
首先,洪咨夔描述了溪山的景色和古老的民物。这里的"溪山"指的是山水风景,"民物古"则意味着古老的民俗风情。这种古老的环境和人文背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提到"政理器能宽",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制度的赞扬。"政理器"指的是政治体制和社会规范,"能宽"则表示它们的宽容和包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宽厚政治和明理社会的欣赏。
诗的下半部分,洪咨夔描绘了春风和霜月的景象,表达了温暖与寒冷的对比。"春风帘影暖"描绘了春天微风吹拂下的温暖场景,而"霜月研声寒"则描绘了寒冷的月夜和寒风。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
最后两句"野老自相语,元丰崔长官",描绘了野外的老人们自得其乐地相互交谈,以及元丰时期的崔长官。这里通过对野外老人和官员的描写,展示了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和互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和谐、宽容和平静的情感。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