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送崔侍御赴京》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中文译文:
绿槐树遮盖的长路,骏马的青丝垂下。
参观历史官员谒见光明皇帝,华丽慷慨的离别场景即将来临。
千官们在大朝日下,皆奏事位于赤墀。
肃穆庄重的仪仗队伍里,风吹拂鹰隼的姿态。
从获得进士科举身份开始,三次拜见皆为宪司。
按照常规也如此,惋惜郎官为何太迟。
送君离去的是暮春月,花朵飘落在城南边界。
可怜远别时美丽的芳草,前方山峦令人劳累思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李颀送别崔侍御赴京任职的场景。开篇的绿槐树遮盖的长路和骏马垂下的青丝,描绘出送行者的壮丽景象。崔侍御谒见光明皇帝,即将离别的场景中,官员们在大朝日下奏事,庄重肃穆的仪仗队伍中风吹动着鹰隼的姿态,展示出盛况的氛围。李颀以自身的经历,曾经参加科举考试,成功登上甲科进士,三次皆为宪司。作者感叹按照传统礼仪,官员留任时间过长,因此表示遗憾,希望崔侍御早日去京任职。最后,诗人写道送别发生在暮春,美丽的花朵飘落在城南,令人惋惜。而前方山峦,则让人劳累,并引发了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离别场景,通过描写行进的队伍和庄重的仪仗,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展现了唐代封建官员的荣耀与遗憾。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绿槐树和花草,增添了情感色彩。整首诗情感充沛,气势恢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京的祝愿和依依不舍之情。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