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随程子九州闻,独拥经纶谢世纷。
傅业只今惟董祀,爱人于古似鄱君。
活民鸿宝方书备,寿国灵枢脉络纷。
欲服上医何物是,他时种杏满青云。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送董煟归鄱阳》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沙随着程子传播到九州之上,
独自拥有着治国经纶而告别了纷争。
傅业如今只有董煟继承,
他对待人民的爱与古时的鄱君一样。
保护人民的鸿宝已备齐,
国家的灵枢脉络纷纷展现。
想要服用上医的何物呢,
将来种植的杏子将满布青云之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董煟的送别和对他未来的祝福。董煟可能是项安世的朋友或同事,他以治国经纶著称,为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诗人称他是唯一的继承者,这显示了诗人对董煟的高度评价和对他承担重任的祝福。
诗中提到的"沙随着程子九州闻",意味着董煟的声名和成就已经传遍全国。"傅业只今惟董祀"表达了董煟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人物,并将继承前人的辉煌事业。
诗人将董煟与古时的鄱君相比,赞美他们对人民的爱和治国的智慧。"爱人于古似鄱君"强调了董煟与古代贤君的相似之处,显示了诗人对他高尚品德的认可。
"活民鸿宝方书备"和"寿国灵枢脉络纷"是对董煟治理国家的成就的赞美。他关心人民的生活,保护人民的利益,被诗人称为"鸿宝",并对国家的命脉有着深刻的了解。
最后两句"欲服上医何物是,他时种杏满青云"寓意深远。诗人希望董煟能够长寿,但他也思考了如何保持健康的问题。"上医"代表了高明的医术或灵丹妙药,而"种杏满青云"则象征着种植仙果的愿望,意味着董煟将受到神仙的庇佑和荣耀。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董煟的敬佩和祝福,既赞扬了他的治国才能,又祈愿他健康长寿,充满荣耀。
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古道不可行,时对窳樽饮。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礼备告具,心俨容庄。工歌屡奏,声和间章。崇坛陟降,济济跄跄。灵光共仰,嘉荐芬芳。
闭户十日雨,陆居如坐舫。吾身固已困,未省子疾状。昨朝拜床前,不敏只自怆。萧然维摩几,高谢桓荣帐。是身本何有,更虑不已恙。全人豆肩肩,大瘿谁甕盎。掷杯蛇自去,静耳蚁为谅。乃知阅肘后,未免信纸上。大哉横气机,寄此语清壮。我虽问疾晚,可以无怅怏。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流水颓阳不暂停,东流西落两无情。不是世间人自老,古来华发此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