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京辅起沉沦,岁贡仍居第一人。
不愧得官名暂屈,自夸对策语深淳。
读书饱足终无厌,従宦奔驰自此新。
我去淮阳今不久,邻邦时得问音尘。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官场艰辛如沉沦。
年年贡试居第一,
名声不负其才勋。
得官虽暂屈居位,
对策深淳思绪纷。
读书饱足心无厌,
官场奔波展新文。
我离淮阳不久矣,
常问邻邦消息尘。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送别顿起,顿起是他的朋友,他已经及第(通过了科举考试)并被任命到蔡州,所以苏辙写下了这首诗送别他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顿起在官场上所经历的艰辛的理解和敬佩,同时也赞美他在贡试中的优异成绩。尽管在得到官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暂时的屈辱,但他的对策深思熟虑,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智慧。苏辙还提到自己读书的满足感和对新生活的期待,他即将离开淮阳,前往别的地方,期望能够与邻邦保持联系,了解消息尘埃。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苏辙对顿起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和自己未来的期望。诗中描述了官场的艰辛和挑战,但也表达了对才华和智慧的崇敬。苏辙通过描写顿起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传递了对友情、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语言流畅,通过对官场生活和个人追求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百态和对友情、理想的追求。
雨过东郊,溪痕浅、山堂春晓。堪爱处,桃花流水,闲云幽鸟。物表群分红日□,天涯一点青山小。向绿阴、竹影卷柴扉,终焉了。清闲处,谁知道。方外客,人间少。且襟风杯月,醉眠芳草。大志含容天地考,真情卓立希夷杳。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客袂临分日,杨花落酒边。重来期半月,一去忽经年。莎草平诗屋,江潮没钓船。何时归旧隐,风雨对床眠。
客恨如云冉冉,风光似水迢迢。回首十年旧事,令人泪尽魂消。
十里走徵车,笑予游宦。老马为驹望英盼。客怀相慰,时对凌烟生面。浩歌虽慷慨、南山粲。公子翩翩,沉酣经传。不似当年闭门衍。杨花归路,肯逐东风流转。且遮西日去、长安远。
何处最难忘。方豪健,放乐五云乡。彩笔赋诗,禁池芳草,香鞯调马,辇路垂杨。绮筵上,扇偎歌黛浅,汗浥舞罗香。兰烛伴归,绣轮同载,闭花别馆,隔水深坊。零落少年场。琴心漫流怨,带眼偷长。无奈占床燕月,侵鬓吴霜。念北里音尘,鱼封永断。便桥烟雨,鹤表相望。好在后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