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楚风流信有人,先声今已彻咸秦。
宁为鸡口官无小,欲试牛刀久要新。
细肋卧沙勤下箸,长芒刺眼莫沾唇。
山西豪杰知吾老,为说犹堪举万钧。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送冯翊宋令》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受到重用的令官冯翊宋的送别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心境。
诗人首先提到了三楚(指楚国、楚地)的文风和风流人物,暗示冯翊宋是出身于楚地的才子。他的名声早已传遍了当代,甚至深入了遥远的咸秦(指陕西)。这里可以看出冯翊宋的才华和声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出身地。
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说宁愿成为鸡嘴下的官员,也不愿成为名不副实的高官。这里的"鸡口官"是指官位低微的官员,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实际才能的追求。他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才华,而不仅仅依靠虚有其表的权力和地位。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渴望。他说如果有机会,他愿意用锋利的牛刀来试验自己的才能。这里的"牛刀"象征着锐利和尖锐的才能。诗人渴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下半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他说自己沉浸在学问之中,细心地下箸(指用筷子夹取食物)。这里的"细肋卧沙勤下箸"形象地描绘了他专注于学问的情景。而"长芒刺眼莫沾唇"则表明他对于粗俗之事的回避和远离。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西豪杰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他说山西的豪杰们已经知道了他年老的消息,仍然愿意为他举起万钧之力。这里的"山西豪杰"指的是他的朋友和知交,他们对诗人的关心和赞许使他感到欣慰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冯翊宋的送别之情和自己的期望。诗人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才华,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远离俗世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感激朋友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理解。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情感。
明明天子,丕承皇考。曰求多闻,曰咨有道。天子曰都。咨尔夫子,为世宗儒。
中有黄金白玉姝,莫欺红粒缀茱萸,晓风吹面成冰脑,夜雪流脂结玉酥。冻蕊未期春鸟啄,寒香不上暖蜂须。一生欲压孤山句,囊锦空垂气浪粗。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曼殊问疾老毗耶,不二门开看作家。珉表粹中谁赏鉴,忘前失后莫咨嗟。区区抱璞兮楚庭膑士,璨璨报珠兮隋城断蛇。休点破,绝疵瑕,俗气浑无却较些。
花外霏微雨弄晴,乱红狼藉过清明。伤春正苦无聊甚,接接欣闻噪鹊声。
笋入栏干曲透茅,青琅玕脱紫文苞。晚来拆草验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