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
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
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送给事俞学士知宣州》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朋友事俞学士调任宣州的送别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府重视你的辩论技巧,尊重你的文书技艺。
为何不再满足于官府生活,而选择到宣州执掌实权。
你放弃了文官的身份,化身为武将,戒备着道路上的危险,英勇地保卫国家。
你骑着快马,披着壮丽的战袍,像一只飞翔的鹤。
黎明前的云雾迷漫了皇宫,淮河上的雨水破坏了行船的航程。
你将和宣州结下深厚的情谊,共同致力于清理政务。
对着忧愁的窗户,山峰和岭谷显得十分美丽,但又有谁能领略到这宣城的美景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庠送别朋友事俞学士的作品。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选择离开官府职位、担任实权的赞赏和祝愿。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诗人首先称颂了事俞学士在官府的才干和声望,称其为东府(指宰相府)的重要人物,擅长辩论,同时也是一位文采出众的书写者。然而,他选择了离开官府,去宣州担任知州,体现了他对实际治理的追求和勇气。
诗人接着描绘了事俞学士离开官府的情景。他放弃了文官的身份,化身为武将,戒备着道路上的危险,用武力保卫国家。诗人运用了熊文戟和鹤膝兵的形象,形容了事俞学士英勇的形象。这种转变体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皇宫和船只在黎明前的景象。皇宫被云雾所笼罩,船只在淮河上航行时受到雨水的破坏。这些景象与事俞学士的离去形成了对比,暗示了他离开官府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官府已经失去了清正廉洁的品质。
最后,诗人描述了宣州的美丽景色,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美景无人欣赏的遗憾。诗人的情感在这种遗憾中得到了凸显,他希望有人能够欣赏到这宣城的美景,也希望事俞学士能够在宣州有所成就,为宣州的繁荣和清明政务作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事俞学士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友情和对朋友选择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诗人也抒发了对宣州的美景和事俞学大士的期望,以及对官府腐败和清明政务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送给事俞学士知宣州》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事俞学士离开官府担任宣州知州的情景,并展现了诗人对他的赞赏和祝福。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情、对清明政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考。这首诗既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融入了社会和政治的背景,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
经旬长雨暗春山,小白枝头正可攀。賸却叩舷浮绿净,未容着屐上苍顽。题诗过我工排闷,载酒留人肯破悭,要及花时酬老大,笋舆从引不须闲。
五月新丝满市廛,缲车响彻斗门边。 沿流直下羔羊堰,双橹迎来贩客船。
病中忽误通真理,静处专寻入定工。雨汗淋头都不管,须臾和气自冲融。
避贤解组,三见太行秋。惭画锦,犹远胜,敝貂裘。玩沧洲。霜水清如玉,穷霄壤,忘物我,恢障塞,无牖户,底绸缪。自笑平生事业,知今日,颇善为谋。有静中至乐,何处更天游。已分淹留。醉乡侯。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压曹刘。论文暇,陪杖屦,事觥筹。共藏修。世态谁能校
绣围春水锦笼山。冶游天。可惜连朝中酒、怯秋千。妆楼暖。朱帘卷。燕斜穿。冲落两三花片、镜台边。
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班资古直阁,勋伐旧西京。在昔王纲紊,因谁国步清。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中台终恶直,上将更要盟。丹陛祥烟灭,皇闱杀气横。喧阗众狙怒,容易八蛮惊。梼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素来矜异类,此去岂亲征。舍鲁真非策,居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