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清霜重,临风彻骨寒。
苦无栖泊处,摆手出长安。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颂古二十五首》是宋代释崇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十月的清晨为背景,描述了寒霜的浓重和冷风的透骨寒冷。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安身立命的困境,只能摆手告别长安城,寻找新的栖身之处。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月清霜重,临风彻骨寒。
苦无栖泊处,摆手出长安。
诗意: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清晨的寒霜和冷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苦和无奈。他感到世间无处安身,无法找到适合自己栖息的地方,只能放手离开长安。
赏析: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十月的清晨,寒霜厚重,冷风刺骨,形容了严寒的气候。而诗人苦于无法找到安身之地,只能摆手告别长安城,寻求新的归宿。这种无处安身的境遇让人感到无奈和心酸,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们流离失所的境况。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人们的流离失所。它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在感受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蹇予山泽臞,飘飘一鸥似。天风忽假便,饮此金濑水。朝随章句儒,暮逐副墨子。肯叹饭不足,可恋惟酒美。赋茅亦聊复,久矣忘喜怒。尾宁曳涂中,人生行乐耳。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敢谓义熙余,及见黄初体。君閒耻食粟,我出
第一江山,无边境界,压四百州。正天低云冻,山寒木落,萧条楚塞,寂寞吴舟。白鸟孤飞,暮鸦群注,烟霭微茫锁戍楼。凭阑久,问匈奴未灭,底事菟裘。回头,祖敬何刘。曾解把功名谈笑收。算当时多少,英雄气概,到今惟有,废垅荒丘。梦里光阴,眼前风景,一片今愁共古愁。人间事
共喜新凉大火流。一声水调听歌头。况有修蛾兼粉领。佳景。谢公无不碍沧洲。平昔短檠真大漫。气岸。老来都向酒杯收。云水光中修禊事。犹记。转头不觉已三秋。
闲厅昼下帘,秋色满疏髯。久戍残兵老,多贫长吏廉。阴风潮动郭,晴日地生盐。三老相逢说,年来户剩添。
家贫不学俭,物理有固然。要是善用短,足以终其年。我家稽山下,禀赋良奇偏。敢言中人产,日或无炊烟。有儿更耐穷,伴翁理遗编。短檠幸能继,竟夜可忘眠。
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临济喝处,德山棒头耳聋;德山检时,临济喝下眼瞎。虽然一搦一抬,就中全生全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