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二十一首》

侍者来言报大王,赵州曾揖下禅床。
怜儿不觉傍观丑,争奈全身在帝乡。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侍者向大王报告赵州下禅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赵州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侍者来言报大王,
赵州曾揖下禅床。
怜儿不觉傍观丑,
争奈全身在帝乡。

这首诗词的诗意非常深远。诗的开头,侍者向大王报告赵州下禅床的消息,显示了赵州的禅修成就非凡,受到了众人的尊敬与敬仰。赵州是一个高僧,他在禅修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境界,使人们对他产生敬意。然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赵州的怜悯之情,因为他的形象并不美丽,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的精神境界。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赵州身在帝乡的遗憾之情。赵州虽然身体在尘世,但他的心灵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帝乡的境地。这里的"帝乡"可以理解为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也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境界,即超脱尘世的境地。作者对赵州的遗憾,是因为他认为赵州已经达到了精神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欲望和痛苦,而自己仍然身陷尘世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州禅修境界的赞美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和超越尘世的向往。赵州的形象,虽然丑陋,但他的精神却是美丽的,这也启示了人们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诗中的帝乡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是人们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的目标。整首诗给人以深思,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 《论语·弟子入则孝章》

    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

  • 《金凤花》

    既知梧留凤,宁令凤在笯。胡为五色羽,散作一庭花。

  • 《和扫破庵塔二首》

    白{左亻中纟右刀}丛中第一尊,硬将明越作台温。将头撞破虚空后,又把金针锁细痕。

  •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 《晴溪》

    晴溪湛如酒,赵儿中拍浮。羡之不可学,徙倚溪上楼。直下数游鱼,咳唾鱼惊愁。偷生几漏网,为龙知何秋。

  • 《黄景咏七十》

    我才弱冠出乡闾,日渐回头旧迹疎。惟有乡闾才德士,记在心胸如记书。老来乍作龙门客,臭味讶君多似渠。讲论前辈三数公,果然少壮皆群居。因话隆兴乾道事,恍惚此身栖故庐。乃知场屋非巨网,却放鲲鲸为逸鱼。不得浮名须得寿,人爵何如天爵有。谈禅会意一二言,遣兴成诗千百首。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