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九十八首》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
三千大千众,一个也不识。
啼笑成梵音,敲磕通消息。
色空明暗中,摩诃般若力。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深奥的佛理哲学,探讨了宇宙和生命的本质。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
三千大千众,一个也不识。
啼笑成梵音,敲磕通消息。
色空明暗中,摩诃般若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诗人试图揭示宇宙和人生的真相,通过对一和无量、三千大千和一个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佛法的颂扬和追求。

诗的第一句表达了一和无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代表了宇宙的整体,而无量则代表了宇宙的无限广大。通过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在无量中存在着一的真理,即宇宙的整体和无限广大是相互关联的。

第二句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无知。三千大千代表了无限的世界,而众人却一个也不了解其中的奥秘。这句话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宇宙和生命时的渺小和无知。它也提醒人们要虚心学习和探索,以求得更深的智慧。

第三句通过啼笑成梵音和敲磕通消息的描绘,将佛法的智慧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佛法的智慧可以通过平凡的生活体验和日常的琐事得以体现。这句话传达了佛教的一种态度,即通过觉悟和修行,我们可以在平凡中体验到无上的智慧和慈悲。

最后一句表达了色空、明暗之间的关系,以及摩诃般若力的力量。色空指的是有形的世界和无形的空性,明暗则代表了对立的两个极端。通过摩诃般若力,即智慧的力量,我们可以超越对立的界限,认识到实相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深奥而富有哲理,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颂扬和对宇宙和生命真相的追求。它提醒我们要虚心学习和修行,通过智慧的力量超越对立,认识到宇宙和生命的本质。

  • 《和复古大雨》

    雷公推车电施鞭,飞腾九泽舞百川。须臾开晴万物鲜,仰视白日当青天。

  • 《赠徐碧鉴》

    论命岂能修造化,相形那解脱头颅。知君藻鉴真超绝,试问穷通改得无。

  • 《题洛中第宅》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春榭笼烟暖,秋庭锁月寒。松胶黏琥珀,筠粉扑琅玕.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终身不曾到,唯展宅图看。

  • 《鹊》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 《在紫霄夫人席上作》

    昔时训子西可上,汉使经过问妾缘。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间唤作几千年。

  •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