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
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方乘船若船。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颂古六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蓦口一桡玄路绝,
忽然间,漫长的道路消失。
药山之道始流传。
启蒙之道始得以传承于世。
离钩三寸无消息,
离心之物,不再有任何痕迹。
觉海方乘船若船。
觉悟之海,如同乘船般航行。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越形式世界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于启蒙与觉悟之道的思考。诗中的“蓦口一桡”意味着灵感突然涌现,玄妙的道路不再显现,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药山之道的出现,代表着智慧与启蒙的传播,为人们指引前行的方向。而“离钩三寸无消息”则表达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离心境界,不再受物质束缚。最后,“觉海方乘船若船”揭示了觉悟之海的广阔,人们在其中航行,寻求真理与智慧。
赏析:
《颂古六首》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深入内心的追求。诗中运用了玄妙的意象,如“蓦口一桡”、“离钩三寸”和“觉海方乘船若船”,将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意境感受。同时,诗中的“药山之道”和“觉悟之海”也启示了人们通过智慧和觉悟可以突破尘世的束缚,达到超越的境界。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类智慧和启蒙的推崇,以及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蕴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于智慧与觉悟之道的讴歌。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启迪思维的深度,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佳作。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微臣傲爵能轻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舟子方将北,封姨不肯南。去帆冲急浪,古寺隐晴岚。远渚鸦千百,中流鸥两三。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贪。
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绕刹苔封高士蹟,临溪客问野人津。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
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铁瓮城头一登眺,天南天北思无穷。
舍北有余隙,平褫作小园。花存四五本,竹种两三根。风伯倩摇佩,月娥烦佐尊。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