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
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目标、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坚定和勇敢。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移身不移步,
移步不移身。
走却金师子,
捉得玉麒麟。

这首诗词表达了两个核心意象:金师子和玉麒麟。金师子象征着权谋和世俗的成就,而玉麒麟则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的追求。

诗意:
诗词的第一句“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意味着人在追求目标时不应受到局限和束缚。它强调了在改变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同时,内心态度和价值观也要坚定不移。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第二句“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则揭示了人们在实现理想和追求卓越时的努力和奋斗。金师子代表着世俗的追求和功利的成就,而玉麒麟则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的追求。通过“走却金师子”,我们放弃了世俗的功利和权谋,而“捉得玉麒麟”则表示我们最终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作者通过对金师子和玉麒麟的对比,表达了对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的重要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移”和“捉”为线索,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态度和价值观的坚定和不变。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左右。同时,诗中的金师子和玉麒麟呼应了功利和高尚的对立,以及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价值。这种对立和对比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和有力。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于内心坚定和价值观追求的呼唤。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坚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这首诗词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赠陈龙湖》

    蜿蜒寒碧卷深清,一洒甘霖泽万生。此际莫惊蟠蛰好,近冬时节不妨晴。

  • 《七月六日夜雨》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 《次韵二首并呈仓使》

    归念常如危柱弦,春来梦绕白云边。不知新雪添头上,但见繁星满目前。即事有诗聊记节,救时无策但祈年。二公语妙堪传远,严杜何因可共编。

  • 《芭蕉三首》

    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挂紫荷香。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不凉。

  • 《天竺谢竹心陈通判见访》

    紫袍乌帽马蹄轻,晓浥秋山桂露清。慷慨剧谈当世事,艰难方见故人情。杏园旧宴魁麟笔,莲幕重开佐凤城。青琐玉堂殊有待,江淮何日可休兵。

  •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