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
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
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
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何子温离开城市,迁往亳州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
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
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
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好友何子温离开城市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中描绘了何子温在龙城担任水部郎官的经历和名声,以及他在城市中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诗人回忆起了与何子温一起品尝清明时节的美食,这种独特的风味让人难以忘怀。诗中还描述了何子温的形象,他秀瘦的身躯骨骼挺拔,如同秦人的形象,他的胡须上还留有桧树的香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何子温的敬重和祝福,表示即便离别,诗人仍然会珍惜他们之间的友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真挚情感。通过描写何子温在龙城的职位和声望,诗人展现了他对好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人通过清明美食的描绘,将离别的情感与季节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使离别的伤感更加深刻。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准确,通过对何子温秀瘦的身躯和胡须上的香气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魅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祝福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重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友谊和离别的感慨,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贤善首菩萨》

    陀罗尼句觉皇宣,一略闻名胜施缘。端见髓心相付嘱,莫将耳口作流传。顿机做处天飞电,大器任时海纳川。不是老婆情分切,肯留文字破尼乾。

  • 《千秋岁》

    麟垂绂秀。天纵今司寇。朱明景,清和候。缙云开帝乐,括苍锺神秀。人争羡,昨生一佛今朝又。璧水声华茂。玉殿天香袖。姑小试,陶甄手。行为黄阁老,屹立丹墀右。名不朽,斯文名脉从君寿。

  • 《颂十玄谈·尘异》

    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 《次韵陈仲思径属西峰观雪》

    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宾友来邹枚,寒辔摇冬珑。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

  •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封侯岁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

  • 《鹿鸣小集奉饯赴省诸公》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