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分明直似弦,不将佛法污心田。
自言世上无仙客,老倒维摩得半边。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送化主》是宋代释崇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用分明直似弦,
不将佛法污心田。
自言世上无仙客,
老倒维摩得半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化主(指修行佛法的人)的告别。诗中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自嘲,表达了对化主坚守佛法、心灵纯净的赞赏和敬意,以及对自身修行不足的反思。
赏析:
首句"日用分明直似弦"使用了一个直观的比喻,将化主坚守佛法的生活态度形容为阳光明媚、清澈纯净,如同一根直如琴弦的阳光。这句话传达出了化主秉持正直、光明磊落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不将佛法污心田"表达了化主将佛法视为心田的清净之地,不容许世俗的杂念、欲望侵扰。这句话强调了化主对佛法的尊重和坚守,以及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最后两句"自言世上无仙客,老倒维摩得半边"则展示了作者的自嘲和对自身修行的反思。作者自称世上没有真正的仙人,而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在修行上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老倒维摩得半边"中的"老倒"意味着作者年纪已经大了,而"维摩得半边"则指的是作者在修行上只取得了一部分的进展。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修行道路上的困惑和无奈,以及对自身修行不足的自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比喻和自嘲的手法,赞美了化主对佛法的坚守和心灵的纯净,并在自省中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修行的思考。该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启示人们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要保持清净的心灵和对自身不断的反思与提高。
汉衩帷幄有真儒,五百余人辙予卢。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旧隐高崖曲岸中,疗饥归作采芝翁。无人径造依亭竹,有子书追戏海鸿。门外小船渔笛月,篱东矮屋酒旗风。先生襟韵知何似,秋菊春兰臭味同。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归梦断初。有信北来山叠叠,无言南去雨疏疏。祖师门接园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闲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书。
百尺松杉贴地青,布衣衲衲发星星。空山寂寞人声绝,狼虎中间读道经。
忆得去年春风至,中庭桃李映琐窗。美人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今年新花如旧时,去年美人不在兹。借问离居恨深浅,只应独有庭花知。
雪花四出剪鹅黄,金屑千麸糁露囊。看去看来能几大,如何著得许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