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轻舳过巫山,今日羸骖度剑关。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
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送黄梦得》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去年轻舳过巫山,
今日羸骖度剑关。
孤客每嗟随断梗,
慈亲常把梦连环。
兰陔岁晚虽堪采,
桂窟春深正好攀。
决取荣科归旧里,
板舆迎侍且承颜。
中文译文:
去年轻舟穿越巫山,
今日瘦弱的马匹渡过剑门关。
孤独的旅客常常叹息,像断裂的枯枝一样随波逐流,
慈爱的亲人总是将梦想连成一串。
美丽的兰花在晚年虽然还可采摘,
芬芳的桂花洞深处正好攀援。
决心取得荣誉归到故乡,
车辇迎接并侍奉着笑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同所作,题为《送黄梦得》。诗中表达了对黄梦得离去的送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梦想追求、家乡牵挂和亲情的思考。
首句描述了去年轻舟穿越巫山的情景,展现了黄梦得远行的背景。第二句以羸骖(指瘦弱的马)度剑关,表现了黄梦得即将远离家乡的离愁别绪。
第三句中的“孤客每嗟随断梗”通过对孤独旅客的描绘,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和内心的苦闷。孤客(孤独的旅客)时常叹息,就像随波逐流的枯枝一样,没有了依靠和归宿。
第四句中的“慈亲常把梦连环”表达了亲人对黄梦得的思念和牵挂。他们常常将梦想连成一串,希望黄梦得能够在远方取得成功。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兰花和桂花,兰花在晚年依然可采摘,而桂花深处正逢春深,正好展示了美好的自然景观。这里可能是作者对黄梦得前途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异乡获得美好的机遇和环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黄梦得的期望和鼓励。他希望黄梦得能够决心取得荣誉,回到故乡,而家乡也将迎接他的归来,并愿意侍奉他,以笑颜迎接他的归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梦得的离别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抒发了作者对亲情、乡情和梦想追求的思考和感慨,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