遡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於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遡风绣节洞庭滨,
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
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於叶,
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
好留肘后遗陈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诗中通过描绘洞庭滨的绚丽景色,表达了对交代董矩堂的送别之情。诗人感慨自己的年岁已经颓废,而交代董矩堂却能获得华武的召唤,接受重任,与星辰同辉。
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畔的风景,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通过"遡风绣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洞庭湖畔的风光如画,仿佛置身于绣线般的节日之中。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交代董矩堂的敬佩之情,称其为"作噩重逢未识真",意指交代堂堂之才,直到此刻才真正被认识和了解。
之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身年龄的颓废感。他不禁感慨交代董矩堂能够经历山岭和大海的洗礼,接受华武的召唤,而自己却只能沉浸于尘世的琐碎中。"公捐累印轻於叶",指的是交代堂所承担的重任和责任,轻于叶子的薄薄一层,而自己却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成就和事业只是身上尘土的堆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交代董矩堂的送别之情。交代堂将离开宫廷,前往医治国家的疾病,而诗人则希望能够留下来,继续为国家尽一份力量。"好留肘后遗陈人",意指愿意留下来,继续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交代董矩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才的敬佩和自身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官场的矛盾心态,希望能够为国家尽忠,却又常常被官僚体制的局限所困扰。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曾伯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追求。
玉莲翠叶粲成川,十里湖光碧浸天。桂楫压波横断浦,钩帘丝管接薰弦。
晴向小园窥,今朝忽有诗。乳鹅肴菜叶,跃鹊颤花枝。春气寒终暖,愁人老更衰。醉僧约同饮,徇俗未容辞。
开炉开炉,柴炭全无。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短日行梅岭,天门郁嵯峨。江西万里船,归期无柰何。
夷望山前几钓篷,不惟能雨又能风。吾身故作愧王瓠,爱此沿洄敏似鸿。
眄柯陶令喜归园,莹玉灵均恨变丹。朝饮夕餐和露摘,东篱南岫带云看。仙方上说南阳寿,异色新添霅水寒。谁道王郎偏爱竹,也来同枕效今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