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金潮州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虞翻骨体素多屯,
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
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
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
暮年长作祝尧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克庄对金潮州的三位官员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这些官员的遭遇和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中提到了虞翻,他的身体因为多年的劳累而疲惫不堪,老去的岁月又给他带来了白发。这里虞翻代表了一个普通官员,他辛勤工作,但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
接着,诗中提到了裨衮斧和丝纶,分别代表了官员的官衔和待遇。然而,这些官衔和待遇对于虞翻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没有得到明主的赏识和重用。
诗中还提到了孤臣命薄,意味着虞翻这样的官员命运多舛,很难在世俗中得到认同和成功。明主恩深欠杀身,意味着明君对于虞翻这样的忠臣没有给予足够的赏识和封赏,使得虞翻的忠心没有得到回报。
最后,诗中表达了虞翻无法归田的遗憾和苦衷。他明白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再追求仕途的荣耀,只能以祝尧人的身份度过晚年。这里的祝尧人指的是祝尧,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象征着返璞归真和田园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虞翻的遭遇和命运的无奈。通过对官员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忠臣的歌颂。诗词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情绪,反映了宋代社会政治腐败和官场的黑暗现实。
年来玉帐罢兵筹。灯市小迟留。花外香随金勒,酒边人倚红楼。沙堤此去,传柑侍宴,天上风流。还记月华小队,春风十里潭州。
客子未归天一涯,沧江亭上听新蛙。春风莫漫随人老,吹落来禽千树花。
三月园林日渐长,闲从邻曲答年光。酴醾独殿群芳後,醽醁能令万事忘。下豉蓴羹夸旧俗,供盐梅子喜初尝。乌靴席帽知何乐,自古京尘眯眼黄。
同为时用楮先生,万事须臾点化成。寄语先生幸相避,不须黑白太分明。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岩青山浸碧流。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青山叠叠绕珠林,磬响时兼流水音。虎不避人人避虎,虎能先我息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