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金上人之水南》

里许由来懒荷担,百草头上何廉纤。
半夜对月笑拍手,不见喷霜三脚蟾。
劫空有句妙如许,公去谁余对眉语。
后见太平堂上师,敢烦为我分明举。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金上人之水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金上人去南方的情景,并融入了一些幽默和玩味的元素。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里许由来懒荷担,
百草头上何廉纤。
半夜对月笑拍手,
不见喷霜三脚蟾。
劫空有句妙如许,
公去谁余对眉语。
后见太平堂上师,
敢烦为我分明举。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送别金上人,金上人是指金山寺的僧人。诗人描述了金上人懒散的形象,说他从来不愿意背负重担,就连头上百草也不肯轻轻拂开。接着,诗人描写了在半夜对着明月咯咯笑的情景,但却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喷霜的三脚蟾蜍。接下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金上人的思念,说金上人离去后,再也没有人能与他对眉语了。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来会再次去太平堂,希望能见到金上人的上师,并恳求他将金上人的消息告诉自己。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幽默与玩味:诗中通过描绘金上人的懒散形象以及咯咯笑对月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幽默的意味,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诗人还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金上人的思念,增加了诗词的趣味性。

2. 对比与意象:诗中通过对比金上人懒散的形象和传说中的蟾蜍喷霜,展现了诗人对金上人的怀念之情。金上人懒散无为,但诗人却对他充满了热忱和思念,这种对比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蟾蜍喷霜的意象则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寓意。

3. 温情与希望:诗词最后表达了诗人的希望,他希望能再次见到金上人的上师,并请求他传达自己对金上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温情与希望给诗词注入了一丝温暖和人情味。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幽默和玩味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金上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以及温情的希望,使诗词充满了趣味和情感。

  • 《满江红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 《答郑虞任检法见赠》

    卧龙山前秋雨晴,郑子过我如夙昔。照人眉宇寒巉巉,悬知笔有千钧力。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归来湖山皆动色,新诗一纸吹清风。文章要须到屈宋,万仞青霄下鸾凤。区区圆美非绝伦,弹丸之评方误人!

  • 《句》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座上作·》

    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台前。轩车拥路光照地,丝管入门声沸天。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

  • 《楼上》

    江上楼高二十梯,梯梯登遍与云齐。人从别浦经年去,天向平芜尽处低。

  • 《古乐府》

    欲买采菱船,野水无人识。野水去不回,迢迢暮山碧。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