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服竺乾教,心为邹鲁儒。
观风游稷下,访古入中都。
短景程途远,寒原店舍孤。
东州多俊造,能赏碧云无。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送净道人东游》是唐代徐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净道人东游的送别之情,并通过描述净道人的修行和远行之旅,展示了作者对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崇尚,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身服竺乾教,心为邹鲁儒。
观风游稷下,访古入中都。
短景程途远,寒原店舍孤。
东州多俊造,能赏碧云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徐铉对净道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道教和儒家思想的推崇。净道人身着竺乾教的服饰,心灵却是邹鲁儒家的信仰者。这种身心合一的修行态度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诗中提到了观风游稷下,访古入中都。稷是古代祭祀的地方,中都指的是洛阳,这里代表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观风、访古,净道人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以此来加深自己的修行和认识。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净道人的旅程。短暂的景色、遥远的路程、荒凉的原野和孤独的店舍,都展示了他在远行中的寂寞和艰辛。然而,东州(指东方的地方)却有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可以欣赏到无边的碧云之美。这里,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净道人远行所获的修行和智慧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净道人的敬佩和对道教、儒家思想的崇尚。通过描绘净道人的旅程和对自然、历史的追寻,诗人表达了对修行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远行者孤独与辛苦的体察。整首诗意融洽,意境深远,展示了唐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