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阙曙鸟啼,行人叹解携。
旧欢苹鹿散,新意棘鸾棲。
淮月涵孤蚌,江云杂断霓。
漉沙应搆赋,春澥正平堤。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送静海高簿》是宋代文学家宋庠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静海高簿》
城阙曙鸟啼,
行人叹解携。
旧欢苹鹿散,
新意棘鸾棲。
淮月涵孤蚌,
江云杂断霓。
漉沙应搆赋,
春澥正平堤。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景致,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城市的清晨为背景,城阙尚未露出阳光,而清晨的鸟儿却已开始啼鸣。行人感叹着离别之情,他们面对着解携的境况。旧时的欢乐已经散去,像是苹果和鹿一样消散了。而新的意念像是棘鸾一样停歇在某处。在这样的离别中,月亮映照着孤独的蚌壳,江上的云彩与破碎的虹霓混杂在一起。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城阙曙光初照,鸟儿的啼鸣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但行人却感叹着离别的痛苦,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解携之情。旧时的欢乐如同苹果和鹿一样散去,而新的意念却像是棘鸾一样停留在某处,暗示着未来的希望。
诗中描绘的月亮反射在孤独的蚌壳上,江上的云彩与虹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象。这种景象暗示着离别的哀伤和不确定的未来,但也蕴含着一种寄托和憧憬。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期望,他希望能够像漉沙一样去写作,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同时,他也希望这样的创作能够与春澥的平堤相一致,平和而稳定。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诗词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于创作的追求和希望。
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衣带一条水,靴尖三百州。市朝陈迹在,图籍别人收。南渡衣冠尽,西湖歌舞休。久知事当尔,曾记五更头。
物之熙熙,胡为其然。蒙神之休,迺敢报旃。有邸斯珪,有量斯币。于以奠之,格此精意。
披沙觅山泉,不知泉在师锡端。借师锡端卓白石,不见师泉见山锡。须弥芥子不无别,离一离二别胡越。我师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满恒河沙。沙河现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饷。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