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被光华遣,同归寂寞滨。
吾灾因抱椠,子咎在埋轮。
记忆烦明主,招徕到远臣。
要须留晚节,它日白先人。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居厚弟堂禀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俱被光华遣,同归寂寞滨。
吾灾因抱椠,子咎在埋轮。
记忆烦明主,招徕到远臣。
要须留晚节,它日白先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克庄送别亲弟居厚的情景。诗中表达了离别的悲凉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描述自己和弟弟都被光华遣送,意味着他们都离开了显赫的官职或名望,回到了寂寞的边地。诗人将自己的困境归咎于自己抱持的权臣的政策,而弟弟的困境则是因为埋没在权臣的轮下。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辉煌和明主的招徕,但现在他们已经远离了这些官位和权势。诗人表达了对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保持节操,不辱晚节,成为白首的先人。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和弟弟的遭遇,展示了宋代时期官场的残酷和权臣的腐败。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忧虑。诗中的"光华"指的是官位和权势,"寂寞滨"则暗示着他们回到了贫寂的边地。诗人将自己和弟弟的困境归咎于权臣,暗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笼罩在人们头顶的阴云。
诗人对明主的招徕和远离权臣的想法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向往。他希望弟弟能够保持廉洁的品德,不受腐败之风的侵蚀,守住自己的晚节,成为一位正直而有声望的先人。整首诗意味深长,折射出当时宋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和困境的描绘,以及对清廉政治的追求,展示了刘克庄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欹,头上春风红簌簌。
柳巷向陂斜,回阳噪乱鸦。农桑子云业,书籍蔡邕家。暮叶初翻砌,寒池转露沙。如何守儒行,寂寞过年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暂解尘缨锁与韁,鲈风秋色似鲈乡。从今第四桥南去,蟹簖渔矶属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