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空波绿,西陂夕照寒。
瑶华伤远道,芳草送归鞍。
翠歛遥山叠,氛收古泽宽。
衰容畏秋色,不及楚枫丹。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送客回马上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浦空波绿,西陂夕照寒。
瑶华伤远道,芳草送归鞍。
翠歛遥山叠,氛收古泽宽。
衰容畏秋色,不及楚枫丹。
中文译文:
南浦的波浪空荡荡地绿着,西陂的夕阳映照下显得寒冷。
美丽的花朵伤感地远离了家乡,芳草在送别客人的马鞍上。
青翠的山峦叠叠起伏,空气中弥漫着古老湖泊的宽广氛围。
衰老的容颜畏惧着秋天的色彩,无法与楚国的枫叶相媲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客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南浦和西陂是具体的地名,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意境,南浦的波浪绿意味着生机和活力,而西陂的夕阳寒冷则象征着离别的伤感。
诗中的瑶华和芳草是象征性的意象,瑶华代表着美丽的花朵,伤远道表示离家远行的客人的心情,而芳草送归鞍则是送别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祝福和依依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描写翠歛遥山叠,氛收古泽宽,展示了山峦的青翠和湖泊的广阔,给人以宽广和悠远的感觉,与前面的离别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容颜的忧虑,畏惧秋天的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楚国的枫叶之美,以此对比自己的衰老之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别离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敏感触动。
筒分细细泉。
月月红花开小庭,夏虫丝吐绕枝青。如何错怪游仙枕,五十年间一度醒。
常笑相如赋上林,肯为子政铸黄金。心光自发谁能障?踵息无声不厌深。摇齿复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老松涧底虽终弃,霜雪元知不解侵。
春来无酒债,客至得诗材。论文舌本壮,诵句须髯开。鲜芳曜楛朽,骏步惊驽骀。巍巍王谢家,衮衮世有才。
古木森森白昼昏,瀑泉飞处两山分。石梁跨谷欣初睹,茗碗浮花信旧闻。行古向来悲一跌,洁身此去欲三薰。至人党有矜怜意,便与提携出世纷。
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