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君思偏念远,臣节岂辞难。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
曲江宜访古,韶石好凭栏。
诗影缘情远,民心逐政宽。
衰翁寻旧分,为致葛洪丹。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送李补阙知韶州》是唐代徐铉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在南国,我寻求一位善良的牧人,放弃了在朝廷的谏言官职位。
君思偏念远,臣节岂辞难。
君主的心思偏向远方,而我这个臣子的忠节又岂会因此而退缩。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
驾驭着马匹的身影穿过梅岭,溪水的声音响彻赣滩。
曲江宜访古,韶石好凭栏。
曲江适宜寻访古迹,韶石美好如画,可供倚靠。
诗影缘情远,民心逐政宽。
诗词的影像与情感遥远相连,民众的心意随着政治的宽容而顺从。
衰翁寻旧分,为致葛洪丹。
年老的衰翁寻找往日的分量,为了献上葛洪所求的丹药。
这首诗词描绘了徐铉送别李补阙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李补阙远离政治、寻求宁静生活的理解和支持。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愿望和对李补阙的赞赏。他认为作为臣子,应该忠于君主,但也理解李补阙追求远离政治的心愿,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的宽容和对民众心意的关注。整首诗以宁静、自然的意境为主线,展现了徐铉独特的情感和思考。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